1、因感冒、中耳炎導致鼓膜穿孔
兒童容易因為上呼吸道感染、急性中耳炎引起鼓膜穿孔,由于中耳道與咽鼓管相通,咽喉部的細菌、病毒會逆行到中耳,引起中耳炎,炎癥的分泌物會刺激鼓膜從內至外破裂。
2、挖耳屎不慎挖穿
當父母給孩子挖耳朵的時候,往往不知輕重,容易把孩子的鼓膜給捅破了。
3、打球時被球或手撞到耳朵或吵架被人扇耳光。
由于鼓膜很小,厚度只有0.1毫米,在暴力作用下,鼓膜會受到損傷。
4、巨響聲(如放鞭炮)
鼓膜不僅是外耳和內耳之間的一道屏障,同時也是傳導聲音的組織,超過其可承受范圍的巨響聲波也會將鼓膜擊破。
5、高臺跳水和潛水
耳朵里的咽鼓管的開放閉合,能及時調節(jié)內外耳道的氣壓平衡。如果咽鼓管受到損傷,不能及時調節(jié)氣壓平衡,那么,在氣壓突然變化時,比如高臺跳水或潛水,耳內負壓的情況下,鼓膜會因被壓力所吸導致穿孔。
保持干燥,鼓膜破裂3-4周會自行康復。
一旦鼓膜穿孔,中耳內聽小骨、咽鼓管、圓窗膜、面神經骨管等暴露在空氣中,容易發(fā)生感染。同時,由于鼓膜有效振動面積減少,聲音傳導的效能就降低,因而會出現耳痛、耳鳴、聽力下降等癥狀,也有可能會出少量血。雖然看起來比較嚴重,但鼓膜具有再生能力,大多數的小穿孔3-4周會自動康復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鼓膜穿孔后,嚴禁用任何消炎滴耳液(除非有感染),否則很有可能導致穿孔不好。
耳膜穿孔后,保持耳朵干燥非常重要,洗頭洗澡不能進水,否則一旦感染化膿,有可能波及中耳。一般外傷性鼓膜穿孔如無感染,一個月左右可自行康復。大穿孔較難自行康復,應定期在醫(yī)院復查,觀察鼓膜恢復情況。如果三個月或半年都未好,可能需要手術修補鼓膜,以免造成聽力進一步下降。通常,要控制感染(即干水)兩個月后才能修補。
保護鼓膜小竅門
1、遇到巨大聲響時,要迅速張口,使咽鼓管張開;或閉嘴,同時用雙手堵耳,使鼓膜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;或以棉團塞耳保護,以免震破鼓膜。
2、不要隨便用尖銳的器物掏耳屎,以免戳傷外耳道和鼓膜。
鹽城德馨醫(yī)院耳鼻喉科